“汪会计,这个季度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是多少,还有上次经过四议两公开确定实施的维修工程具体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每个季度芜湖县六郎镇易太村纪检委员都会详细询问村报账员村级资金、工程项目等小微权力事项办理情况,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为有效破解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芜湖县纪委监委以实施小微权力监督制约为抓手,通过在全县85个村(社区)设置村级纪检委员,进一步激活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神经末梢”。
注重把好“哨兵”入口关,优先选择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年龄适中、业务能力过硬的村干部担任村(社区)纪检委员,原则上要求村纪检委员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确保监督全覆盖,村村有“探头”。着力加强对村纪检委员履职培训和日常管理,明确纪检委员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结合工作例会、警示教育、定期报表、交叉监督等多种形式促进纪检委员履行监督职责,并在履职中逐步提高监督执纪业务能力。此外,优化履职考评机制,采取镇纪委对村纪检委员单独考核的方式,有效消除纪检委员思想顾虑,为纪检委员全面履职“解压”“ 松绑”。
“每个季度村报账员到农经站报账的时候,我们也要通过报表的形式向镇纪委上报这季度履行监督职责的情况,像‘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实施、低保办理等情况都是我们监督的范围,我们就像‘探头’一样,时刻监督着村里各个事项的办理情况。”芜湖县六郎镇河东村纪检委员说道。
“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契机,在村(社区)设置纪检委员,赋予其日常监督、问题上报、廉政提醒等监督权限,同时结合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力量,定制度、明职责,将纪检监察的‘探头’放在村居第一线,让监督距离更近、视线更清、监督更精准。”芜湖县纪委有关负责人说道。(芜湖县纪委监委 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