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盘活了经济,村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是我们交给群众最好的监督‘成绩单’。”陶辛镇奚村村纪检委员承友尚欣慰地说。
近年来,湾沚区陶辛镇认真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工作部署,通过发挥组织优势,创新产业形势,加强扶持态势,该镇2021年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28万元,较上一年增长78%,激活了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江春水”。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村级监督、内部监督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监督资金使用、红利分配、村干部作风等事项成了陶辛镇纪委的日常工作。
发挥“探头”作用,把关“头雁”,管好干部。优化村“两委”班子。近三年,陶辛镇纪委参与监督公开招考全流程,成功招录村后备干部12名。对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操作过程廉洁性和执行结果有效性进行监督。新当选的103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72.8%,班子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督促改进考核考评机制。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与村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绩效发放挂钩,让村级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上来。依据《湾沚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考核激励办法(试行)》文件要求,落实对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考核激励。加强作风建设。2022年,陶辛镇将全面实施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每个月选择1-2个村(社区)开展“陶辛夜话”活动,组织开展“集中面对面”或“入户一对一”交流交心活动,倾听群众心声、共话家乡发展,为壮大集体经济出谋划策。
聚焦资产资源,摸清家底,创新思路,跑出“加速度”。陶辛镇对各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了全面清理、造册登记,采取承包、租赁、参股分红等方式盘活各类资源。沙墩村通过三变改革、资产入股,实现每年近50万元的可观收益。倪家村通过整理盘活现有资产对外发包,实现年收益30万元。开发资源。陶辛镇结合现代农业和自身地理环境优势,鼓励各村在全镇范围内大面积种植烟叶,2021年,陶辛镇村级烟叶返税收入70余万元,其中烟叶生产返税收入20万元村1个,15万元村2个。此外,各村结合“长三角荷文化第一镇”建设契机,实现服务创收,例如双桥村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奖补资金购置游船对外出租。三太村、水韵村通过长江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对外发包水面,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租赁价格。创新形式。今年以来,倪家村、奚村、胡湾村、友谊村、沙墩村等5个村创新性地成立了村级物业服务公司,村级物业公司的成立,既规范了物业管理、美化了乡村环境,增加了群众就业渠道,扩宽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物业管理公司年收入40万元村1个,年收入25万元村1个。
健全长效机制,透明公开,织密互“廉”网。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要求各村按照最新的报账程序和相关规定,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完善村级财务工作台账,确保集体经济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涉及村级集体经济的收支与项目纳入村居 “两个计划”编制清单并公示公开。对年度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好、经营性收入增速快的村,对作出贡献的村干部进行奖励,奖励资金由区、镇财政按1:1比例承担。加强针对性培训。分期分批次组织村书记、主任到湖北荆门、江苏常州、浙江湖州等地参观学习,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理念,拓展工作思路。同时,建立健全公示制度,依托“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和村务公开栏,构建“互联网+监督”的“线上”、“线下”监督机制。围绕村民关心的惠民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开支情况,督促各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收益、开支定期更新公示,对资金管理不规范的村进行通报,对违纪违法行为严肃处理。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压实责任,维护好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干部用权不走样、村民利益不受损。”陶辛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戴辰、罗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