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河道安全屏障,改善水生态环境,4月21日,花桥镇红光村纪检委员符仁芳在大雨来临之前,主动靠前,全程参与和监督,协同6名志愿者开展河道清障专项行动,以“嵌入式”监督保障清障工作提质增效,守护河道畅通和群众安全。
提前谋划:定责明项“画好监督图”。行动前,符仁芳和村“两委”、“五水共治”工作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围绕《河道清障工作方案》明确监督重点:聚焦志愿者分工是否合理;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清障标准是否落实;物资管理是否规范等关键环节,制定“监督清单”,细化10项具体监督事项。同时,结合河道巡查台账,梳理出3处历史积存垃圾点为重点监督点位,确保监督有的放矢。
一线参与:全程监督“拧紧责任链”。清障现场,纪检委员符仁芳穿梭于3公里长的河道作业区,通过“查、看、问、记”开展实时监督:
查纪律:对照签到表核实志愿者到岗情况,确保6名报名志愿者全部按时到位,杜绝“打卡式”参与;看实效:沿河道徒步巡查,用手机拍摄记录清障前后对比照,重点检查枯枝杂草、白色垃圾、漂浮物等清理是否彻底;问需求:同志愿者交流了解工具配备、后勤保障情况,协调村“两委”紧急增配2个网兜、3把铁钳、4个垃圾桶,解决工具不足问题;记台账:详细记录物资领用数量、垃圾清运车次,防止出现物资浪费或清运不彻底等现象。闭环管理:问题整改“提升满意度”。
同时,符仁芳还主动倾听河边住户意见,收集到“建议定期开展河道巡查”“希望增设护河宣传牌”“建议在河边增设垃圾桶”等5条建议,全部反馈至村“两委”纳入后续工作规划。
经过雨前2小时的奋战,惠民河沿线杂物、障碍物和白色垃圾全面清除,水面恢复洁净,周边群众纷纷点赞。“纪检监督不是‘旁观者’,而是‘护航员’。”符仁芳表示,下一步将建立“日常巡查+不定期抽查”机制,巩固清障成果,推动形成“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长效管护格局。
此次监督实践,是红光村推进基层监督和民生实事深度融合的缩影。通过纪检委员“全程参与”,既保障了志愿服务质效,又架起了干群“连心桥”,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注入了“廉动力”。(杨莉)